德城音響線材有限公司
  • HOME
  • Services
  • Team
  • Contact
  • blog

『Mysterious』 旗艦款 MSP-S 『誕生』

3/29/2017

0 評論

 
圖片
『Mysterious』 旗艦款 MSP-S 『契機』03/20

去年年底我們研發出『Mysterious』三款MSP系列電源線,原本打算於今年4月配合評論在高雄音響展陸續推出,結果凹不過多家配合廠商的需求而在12月福華音響展上搶先曝了光。DC團隊原本抱持著到四月份可以稍微歇一口氣的心態,從容準備著4/20-23的高雄音響展。


​但在2/28過完年剛開工的那個星期的某個晚上,老闆&小編受邀至台中豐原的資深發燒友兼好友的家裡聆聽音樂。

在把酒言歡的輕鬆氛圍裡,我們開始聊著系統上線材對音樂表現的差異性。
換線時,我們三個一起研究著機子後面的佈線,此時主人說了一句話:
『電源線好像真的無法在線身柔軟不粗獷的狀態下,量感、細節兼顧』

此話一出,立刻引起老闆的高度興趣,也為DC團隊重新打開了那扇通往充滿荊棘的電源開發之路…..

『Mysterious』 旗艦款 MSP-S 『客求』03/29

2017/03/01晨會

『電源線好像真的無法在線身柔軟不粗獷的狀態下,量感、細節兼顧』
老闆將這句話帶回到了公司,重新開啟了DC團隊通往充滿荊棘的電源開發之路。

確實,一般是透過增加銅的蕊數或是AWG數來增加量感,因為此效果最為顯著,但線身必然也因此變粗,而且如果要兼顧細節,便不能像上述那樣直接增加中心導體來解決,過粗的導體對聲音的影響容易有肥大的問題。 
​

對擁有超過30年線材專業技術的DC團隊來說,要開發一款線材跟喝水一樣簡單,但真正讓我們不斷接受挑戰的是,『客戶所求,我們所應』
​

這次不是公司內部的產品規劃,而是專門為客戶量身訂製的『電源企劃』
此時團隊提出了意見…

『Mysterious』 旗艦款 MSP-S 『研發』3/30
 
『量感我們可以從MSP-2為基準點出發,至於細節則可以採用類似T-2喇叭線的原理做延伸』
 
當測試第一條樣品時,很快的當初研發『Mysterious』的共同問題就出現了
『不耐聽&雜訊干擾』,但已經採用了當時的純銅196編&特殊PE材質後得到解決的問題,為何又會出現?
 
原因在於為了凸顯細節,DC團隊採用0.10&0.08的純銅做主要導體,而為了進一步強化量感,直接將銅蕊數升級為MSP-2的2倍(MSP-2為9AWG)
這讓電流分佈顯得過於散亂&也大大的增加磁場干擾。
 
除此以外,線身也變得十分堅硬,這讓原本胸有成足的DC團隊陷入了思考氛圍……
 
『Mysterious』 旗艦款 MSP-S 『二度研發』4/5


DC團隊從上次樣品中吸取經驗,針對問題二度探討
 
『線身堅硬來自過於粗獷的中心導體』
『磁場干擾來自過於強大&散亂的電流分佈』
 
如果全部採取0.08的純銅導線並增加AWG來彌補量感呢?
如過重新計算外編層來強化是否便能解決磁場&電流的問題呢?
 
DC團隊從中抽絲剝繭找出問題核心,對症下藥
 
1.要如何增加量感但不能使線身過於堅硬
2.要如何增加細節但不能使電流過於散亂
3.要如何在前兩者完成的情況下不受磁場干擾
 
3/13晨會,老闆針對以上問題和DC團隊一同討論出了改良方案

 
『Mysterious』 旗艦款 MSP-S 『誕生』

去年已經在電源開發之路披荊斬棘過的DC團隊,針對這次的『電源企劃』沒有過往的迷惘&喪失鬥志,而是不斷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當MSP-S(當時尚未命名)結構完整確認時,團隊無不肯定這條電源線未來的無可限量性。
 
『為了增加量感&細節並在線身柔軟&電流不能散亂的情況』
 
我們最終採取了股中有股的做法。以每7股15條0.08的5N純銅導體不斷向外擴編,直至我們測試最終漂亮的細節&量感竟是10290蕊!!這超過1萬蕊的中心導體,讓整條電源線份量十足,但卻十分柔軟。
 
『在前兩者完成的情況下不受磁場干擾』
既然中心導體份量十足,那所帶來的磁場干擾我們自然有辦法應戰
是的,有別以往的純銅196編織,我們足足升級了4倍之多,並強化材質
由48/18/0.18純銅鍍錫金屬網共864外編擔任抵禦外敵的角色。
 
3/20是個值得期待的日子,老闆將此線帶給那名資深發燒友家裡。
 
回來後,老闆不改沈默本色,只給了一個讚的手勢給DC團隊並正式命名為『MSP-S』 旗艦版電源線,而我們都心裡有數,S的用意遠大於4,他並不是『Mysterious』前三款的延伸,而是MSP另一個層次的完美境界。
 
而MSP-S我們也將在4/20-23的高雄音響展首次亮相,期待你們的一同分享
 
『Mysterious』MSP-S旗艦版電源線
結構:(15/7/7/7)*2/0.08 5N純銅(10290蕊)
外編:48/18/0.18純銅鍍錫金屬網(864蕊外編織)
批覆:特殊PE材質&雙層外編隔離層
端子:自製鋁合金抗磁電源頭(公母內部孔徑強化)
訂價:25800/1.5M

----------------------------------------------------------
MSP-1介紹連結

MSP-2介紹連結

MSP-3介紹連結


#披荊斬棘
#MSP旗艦版
#期待就對了

0 評論

『Mysterious』  MSP系列電源線

3/29/2017

0 評論

 
『Mysterious』MSP 誕生篇 2016/12/02

我們持續將DC旗下的產品做創新整合,希望能提供一個更明確&完整的產品供應鏈,使客戶不再有別於以往五花八門的產品,不知從何著手。

其實早在年初,公司便底定,今年必須完成三大主軸系列,不單單是推出新品這麼容易,而是有計畫性的推廣。儘管時間緊迫,但我們仍咬牙完成。

從Three Hearts的勿忘初衷,到DSC的三十週年,如今終於邁向最後一片拼圖,那便是『Mysterious Power』MSP電源線,如此一來在音響的架構下,線材系列便有了完整的基本眉目。

『Mysterious 』MSP電源線是DC團隊一度在測試階段宣佈放棄,最後又重拾毅力完成的嘔心瀝作。這次連幫忙報導的戰友都和我們說,你們在拼什麼?那時候小編還笑笑的說,可能是希望老的時候有故事可以講給孫子聽(笑

MSP和過去兩款系列異曲同工,皆採用三種不同導體結構來區分出不同的聲音走向,我們認為這是最直接也最清楚的判別方式,卻也因此吃了不少苦頭,特別是電源在聲音的表現是最直接的,加上開發時間比起以往少了一半,讓DC團隊陷入前所未有的低氣壓。小編記得最深刻的畫面,是當最終試聽&測試通過時,團隊不是像以往的歡樂氛圍,而是各個閉目養神,自己告訴自己我們辦到了的寧靜氛圍。

『Mysterious 』MSP曝光篇(一)2016/12/05


上一篇有提到MSP在測試階段中一度宣佈放棄,甚至連延期曝光都定了案,而這中間的曲折離奇與戲劇化容許小編待事情告一段落,再娓娓道來。
DC團隊針對了兩個重點去設計了MSP電源線,其一是量感,其二是層次,而層次又區分成中高頻與中低頻兩款,於是便誕生了
『訴說著中低頻渾厚共鳴的MSP-1』
『強化著量感與細節交織的MSP-2』
『點綴中高頻層次與速度的MSP-3』

在三個不同領域發光發熱的MSP電源線,我們將逐一帶領你們進入『Mysterious』的國度

先來簡單介紹『量感與細節交織的MSP-2』吧
​
因為MSP-2 才是整個系列的源頭,有了它才有另外兩者的誕生。

我們設計了中心導體結構超過1000 蕊的純銅水火線,連接地也用了超過200蕊,並再以扎實的196純銅外編阻絕干擾,使其量感充沛,細節清晰,而有了前面DSC的批覆工法,在塑料上面我們直接採用特殊硬化PE包覆並再加一層鋁箔,細節的細膩度就更加明顯了。
​

最後在電源頭的選擇上,原本公司採用市面較普及的電源頭,推出時再搭配升級方案。最後老闆決定直接全部升級成鋁合金電源頭,說是不需讓客戶為難,在成本上也不另外計算(每次老闆都要佛心一下)。

DC Cable:『Mysterious Power』曝光篇(二)2016/12/06

上篇敘述了,MSP-2 才是整個系列的源頭,有了它才有另外兩者的誕生。我們以MSP-2為底,研發出針對層次表現的兩款電源線:MSP-1/MSP-3

如何讓其在中低頻&中高頻有漂亮的表現,真的讓DC團隊相當頭痛,特別是MSP系列最高規的『MSP-3』,要在中高頻有亮眼的表現,又不搶走其他電源線的特色,我們獨一無二的加入銀線,一開始試聽的表現相當亮眼,但沒多久,銀線的特性在電源表現直接的情況下完全曝露了出來,相當尖銳。

為此DC團隊,研究『線徑變化』、『導體結構』、『批覆係數』,屢屢測試,才終於調配出中高頻亮眼卻不尖銳相當耐聽的好線材。

我們利用三種不同線徑的銀銅做搭配,再以銅線包覆銀線的方式去做調音,光是要用哪三種線徑DC團隊就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去調配,嘔心瀝血。

批覆一樣採用了特殊PE材質並以鋁箔包覆,再者便是扎實的純銅外編,值得一提的是連絲絨外層都經過了三次的篩選才定案,這條線完成時,甚至有人說,下次不要再讓我參與電源線的製作了…難度可見一般

再來便是以中低頻為特色的『MSP-1』,我們除了將其定型為中低頻以外,還定義為入門升級首選。導體上我們不但採用了同股異徑的純銅,還將其中心較粗的銅導體強化純度為長結晶銅,在聲音的表現上低頻音因為中心導體更加渾厚,而外圍細蕊純銅則忠於中頻的平衡。

以上是『Mysterious』MSP系列電源線的結構與聲音的基本介紹

『Mysterious』MSP系列電源線是DC團隊在2016設定三大系列的最後一塊拼圖,今年我們致力於產品的創新整合,而這是只是我們的第一步,明年將會持續整合S系列與Mix系列,雖然時間緊湊,有許多尚待改進改善之處,但我們會持續努力,讓國產品牌發光發熱,也希望各位朋友可以繼續支持我們^^
----------------------------------------------------------
MSP-1 介紹
http://review.u-audio.com.tw/reviewdetail.asp?reviewid=1252
MSP-2介紹
http://review.u-audio.com.tw/reviewdetail.asp?reviewid=1265
MSP-3
本週揭曉
​


0 評論

DC官方部落格開啟嘍!

3/28/2017

0 評論

 
自從2017開始我們將過去的所有平台整合。
其中包含官方網站、臉書、產品報導、DC-網路商圈、木子工作室全面結合
讓你們可以更快速與方便的認識DC進而了解DC。

而DC團隊的生活常態&最新消息我們原本統一放在官方臉書上面。
但有不少客戶&廠商反應,臉書動態過於即時,且有一些不在台灣的朋友
無法觀看臉書訊息,因此漏掉不少重要訊息(如參展&預購資訊)

因此在官方網站上我們成立了Blog,之後會將重要資訊一併也放在這裡哦^^

By第一次用blog感到興奮的Well Lee
0 評論

    作者

    Well Lee

    封存檔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七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一月 2017
    九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類別

    全部
    最新訊息
    生活趣事
    產品故事

    RSS 訂閱

  • HOME
  • Services
  • Team
  • Contact
  • blog